第317章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估计是有人在你的饭菜里加了中草药,想慢慢把你耗死。这点问题,稍微厉害点的大夫一把脉就能发现。”
    赵匡胤眼中闪过杀机:“既然连大明的皇帝都过来了,他那边应该有史书吧?史书上记载我是怎么死的?”
    “说是你跟你弟弟赵光义一起喝过酒后,突然就死了,临死之时,你重复说过‘好为之,好为之’这样的话。
    外面的人还曾听见里面传出过斧声,还看到过蜡烛影子不断晃动,因此形成了一个成语——斧声烛影。”
    赵匡胤武功好,对人体结构自然了如指掌,医术方面也有涉猎:“酒喝多了伤肝,没错吧李大夫?”
    “是。”
    赵匡胤没接着这茬儿聊,而是问道:“我驾崩之后,是谁继位?”
    果然不愧是宋太祖,老阴谋家了。
    才问了几个问题,马上找到了关键。
    可不是吗?
    赵光义作为赵匡胤驾崩的最大受益者,理所应当是嫌疑最大的。
    尤其是在赵匡胤本身有儿子成年的前提下。
    还金匮之盟呢,那怎么没见赵光义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美啊?
    “不是你成年的儿子。”李中孚答道。
    赵匡胤深吸口气:“我知道了,是我三弟赵光义,对吧?”
    李中孚点了点头。
    “果然是他,真是好一头奸诈的饿狼,我竟一直没察觉到他的狼子野心!”
    赵匡胤顾不上看病:“我要回去杀了他!”
    李中孚拦了一下:“可是北宋除你之外的皇帝,都是他的后代子孙,而南宋开国皇帝也是他的子孙,你这一动手,以后你们宋朝势必分成两派。”
    赵匡胤气急:“难道还要我忍他不成?我……等等,什么叫南宋开国皇帝也是他的子孙?莫非南宋开国即灭国?”
    “那倒没有,南宋的国祚也算绵长。”
    “那南宋开国皇帝之后的皇帝……?”
    李中孚笑道:“要不说天理循环呢,南宋开国皇帝完颜构无后,而赵光义一脉也都没人了,他不得不从你这一支找了个人当皇帝。
    换句话说,北宋除了你之外,都是赵光义的子孙当皇帝,而南宋除了完颜构外,都是你的子孙在当皇帝。”
    赵匡胤‘哈哈’大笑了好几声:“他活该!”
    “只是……?”赵匡胤又疑惑了。
    “嗯?”
    “为何三弟的后代,就是那个南宋开国皇帝,他怎么姓完颜?”
    李中孚解释道:“这个啊,是后世网友的戏称罢了,他当然姓赵,只是他掌握的权力有限,平衡不好文武势力,所以只能偏安一隅,一心求和,听话的跟金国的儿子一样,大家就管他叫完颜构了。”
    虽然不是自己的嫡系子孙,赵匡胤还是觉得有些丢人:“三弟虽说差了点,但也文成武就,怎么他的子孙如此寡廉鲜耻?”
    李中孚摊了摊手:“追知道呢,不过大宋为何弱成那样,我倒是能简单讲讲。”
    “为何?”
    “因为周世宗柴荣早死,孤儿寡母被你算计夺位,而你的弟弟赵光义的皇位似乎也来得不是很正,有武力夺权的影子。
    所以有宋一朝,对武将一直很防范,朝堂之上文官坐大,自然是贪图享乐,得过且过,没有血性。
    而武将和士兵们处处受压迫和排挤,对大宋也没啥归属心,打起仗来自然不卖力。”
    赵匡胤:……
    这个黑锅居然还得我背。
    可是我在位时虽然杯酒释兵权,可给足了武将们待遇,一个个国公、侯爵的封,钱财良田等更是隔三差五的赏赐,文官们都只能干看着。
    自知遐想太多也无用,赵匡胤问道:“李大夫,下一个大宋皇帝什么时候到?”
    李中孚摇头:“这我也不知道。”
    “你控制不了?”
    “我要是控制得了,今天来的就不是你了。”
    “什么意思?”
    “隋朝皇帝倒是凑齐了,秦汉魏唐明的皇帝可都还差不少,要是你来了后,来的还是你们大宋皇帝,那他们的后辈儿孙早就来齐了,最起码大明皇帝早就来齐了,他们是第一个接触仁爱医馆的朝代。”
    赵匡胤点点头:“我明白了,那我再等等吧。我的病……?”
    李中孚道:“你的病不成问题,我给你抓点药,喝了就好,但你那边的饮食……?”
    赵匡胤反问道:“我刚才听老朱说仁爱医馆可以买到吃的喝的?”
    “对。”
    “以后凡饮食之物,我都让人过来仁爱医馆买,李大夫只管开价。”
    “也好。”
    “那我就先回了,不然皇宫那边会乱套的。”
    “嗯,慢走。”
    赵匡胤转身,正欲去跟始皇帝他们告辞,朱元璋伸手搂住了他的脖子:“老赵,防伪性能超绝的大明造纸币了解一下?可比你们的交子好用多了。”
    其他皇帝羡慕不已。
    又让老朱掏着了。
    可是没办法,造纸币的工艺只有大明有,这是一门独门生意。
    除非将来大清也来个什么皇帝,不然压根没法形成竞争。
    景泰朱祁钰也凑了上来:“洪武大炮也可以了解一下,另外就是玻璃。
    我们大明洪武时空已经研究出了结实耐用的玻璃,虽然透明度不够,还有气泡。
    但放到你们大宋绝对是能惊掉眼球的好货,冬天搭个玻璃暖棚种种菜也是好的啊。”
    一听这话,就连李二等人都心动了。
    “老朱,玻璃真研制出来了?”
    “你小子不地道啊,怎么不早说?”
    “我不管,我要先买一千块,记在……承乾账上。”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6/6576/6042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