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弘农杨氏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通过一番贾诩的游说,建议吕布退避函谷关三舍。
    最后在张辽等人的商议下,吕布决定退避函谷关二十里。
    这个空间就很大了。
    从此,吕布、李傕军很默契地喊打喊杀,雷声大雨点小。
    可惜天不尽如人意,突然了下了一场雪,秦岭以北白雪皑皑,山道泥泞。
    天寒地冻,各方都只能耐心地避寒,等待春暖花开。
    就这么过去了半个月。
    贾诩的官职朝廷批复下来了。
    王允为了鼓励吕布,还给吕布加了一个“假节,仪比三司”的头衔。
    使得吕布这个奋武将军,称号没变,却权比三公。
    贾诩手拿着自己“讨虏校尉”任命书,小心翼翼地收好。
    吕布帐下的军师兼讨虏校尉,妥妥的比二千石,与张辽、高顺的骑都尉地位相当。
    贾诩可以不在乎这个冠名,但是需要这个身份。
    他有了个新称呼“贾讨虏”,比“贾平津”高了一大截。
    有了这个身份,才能和张辽、高顺有事没事地平等结交,加深了解。
    吕布这匹夫,其实很好相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喜形于色,有可爱之处。
    贾诩每日的行程也很简单:
    二月初二,弘农灵宝县,陪同温侯勾栏听曲。知晓了张辽好读《春秋》,高顺妻早逝,仅留一幼女。
    二月初三,拜访温侯府,二人畅饮,未遇见貂蝉。但是借来了赤兔马,骑马撒欢了一场,贾诩了却了一个千年的心愿。
    二月初四,值守中军。斥候禀报黄河结冰,李傕军行踪异常。王允又来信催促尽快攻破函谷关。
    二月初五,陪同温侯勾栏听曲,吕布酒后失言,说他以前夜御七女。如今多日陪同贾诩,身体亏空,昨夜仅御三女。炫耀?曹!
    二月初八,陪同温侯勾栏听曲,这次张辽、高顺二人终于在青楼过夜,大家成为了真正的战友。
    张辽透露,驱逐老家雁门关外的残忍乌恒人,是他一生的心愿。
    高顺当夜与胡车儿比试,打了平手,二人相逢恨晚,情同意合。
    胡车儿说,高顺泄露吕布曾经救他一命,难怪是个吕布死忠。
    胡车儿还说,高顺准备把独女嫁给他,她今年九岁。这真的是童养媳了。
    二月初十,陪同温侯勾栏听曲,回府路过一府门,坐北朝南,门前石兽颇为庞大,询问本地人方知,乃是弘农杨府。
    二月十一,在中军当值。长安再次催促攻打函谷关。朝廷把潼关守将皇埔嵩撤了。妙哉!
    ......
    二月十五。
    天气晴朗,雪已融化。
    经过一个月的潜藏,贾府门前奇奇怪怪的人终于不见了。
    “先生,门口那个天天卖饼的人,今天没来了。”
    “呵呵。不用管他们,我们出门,拜访贵人。”
    贾诩今日休息,便加了一件厚厚的羊皮袄,带着胡车儿,一大早就赶到了杨府大门拜访。
    弘农杨氏,以讲《欧阳尚书》为名,四世皆为太尉,威望比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不遑多让。
    贾诩一半记忆,一半打听,对杨府主要人物打听得清清楚楚。
    当代家主叫杨赐,曾官居太尉,汉灵帝老师,钦赐“国三老”,等同帝师。
    杨赐有个儿子叫杨彪,当今太尉。
    杨赐还有个孙子,叫杨修,字德祖。
    贾诩这次就是冲着杨修来的,他缺个小跟班。
    这个给曹操当了一辈子主簿(类似中央办公厅秘书长),最后因为拥戴曹植争夺世子失败,曹操为了防止杨修作乱,临死前以莫须有罪名把杨修杀了,以绝后患。
    带着好奇,贾诩满怀希望地站在大门外等了许久,才看到门房出来。
    杨府门房是个白发老头,他眯眼看了一下贾诩,面无表情道:“贾校尉,杨公说身体抱恙,不见外人。”
    二人在外面等的瑟瑟发抖,说难听点,老二都冻得找不到了。
    结果吃了个闭门羹。
    胡车儿冲过去,抓住门房的衣领训斥道:“老儿,你有没有说我主人是当今讨虏校尉,吕布军师贾文和?”
    门房看这壮汉这么凶猛,居然也不慌张,依然平淡道:“老夫说了,杨公一听是西凉军旧部,就说了一个字。”
    “什么字?”
    门房冷冷道:“滚。”
    胡车儿一听,更加愤怒,好声好气地拜访,居然这样送客的,还骂人。
    胡车儿稍微一用力,就把门房老儿提了起来。
    整的老门房气息不畅,脸色发青,居然也不求饶。
    这老小子骨头够硬。
    贾诩看这老门房估摸着六七十了,无冤无仇的,别整死了,讹老子赡养医疗费。
    “车儿,放手,我们没带够钱。”
    胡车儿听话地松手,只是很纳闷和带钱有啥关系。
    贾诩走过去,扶起门房,含笑道:“老人家,对不住了。我这手下是个胡人,不懂礼数,你不要见外。”
    门房拍了拍衣袖,毫不领情,轻哼一声,作势转身回府。
    贾诩急忙拉住他的衣袖,从袖子里拿了一串铜钱塞在门房怀里。
    那门房收了铜钱。
    啪嗒。
    铜钱又被摔在地上。
    “你?”
    贾诩傻眼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法子遇到挫折,不灵了?
    门房轻蔑道:“老夫虽然只是一个门房,也不能辱没了弘农杨氏廉洁刚毅的家风。”
    正直之人都让人钦佩。
    贾诩脸皮厚,急忙低头道歉,“老人家,恕我无礼,没想到你老高风亮节,惭愧惭愧。”
    那门房被他一阵猛夸,有些飘飘然。
    贾诩有意结识,便和他东拉西扯,投其所好聊天。
    门房看贾诩谈吐不凡,衣着华丽,也是有身份的人,便提醒道:“你们如想拜见杨公,还有一个办法可行。”
    “哦?”
    宛如落水者人抓到了稻草。
    贾诩急忙问:“请老人家赐教,感激不尽。”
    门房抬手指了指门口的一块石碑,“如果你能解开石碑上的谜语,少公子便能见你。杨公最疼少公子,相见自然不在话下。”
    “敢问少公子是不是杨德祖?”
    门房吃惊的看向他,杨修年少苦读,这兵荒马乱的,一直隐匿老家,少不显名。
    “少公子还未弱冠,苗字未取。不过,杨公是准备叫他德祖,你如何知晓?”
    我咋知道的,因为我是上帝,未卜先知。
    贾诩轻咳一声,掩饰尴尬,来到那老者说的石碑前,细细观看。
    只见这古碑上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
    猜字谜。
    “这块石碑,是少公子远游,在一处古迹之中发现的。树立在这里好些年了,至今无人解开谜底。”
    贾诩一看,这八个字啥意思,什么玩意。
    他第一时间觉得头疼,好难。
    但转眼间,又欣喜异常。
    门房看他突然面有喜色,并未见他像其他人一样苦苦思索。
    少公子天智聪慧,连杨公都自诩孙子乃当世第一神童,杨家百年传承后继有人,十五岁就倒背《五经》如流。
    少公子看到这个石碑,可是冥思苦想半月,才有了头绪。
    这人一眼就有了答案?
    门房好奇问:“贾先生,如何,可有解?”
    贾诩忍不住又掏出了白羽扇,摇啊摇。
    扇出的冷风吹得跟前的门房一阵舒爽发抖,幽怨的看向他。
    贾诩成竹在胸,问道:
    “老人家,可有纸笔?”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4/4287/4062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