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第一批商业堆建造成功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氚的半衰期仅十几年时间,   也就是说,自然界几乎不存在天然的氚。   所有氚的来源,都是人造,而且保存时间还短。   而人造的来源,就是中子轰击锂6。   实际唯一的来源,就是此前各裂变堆每年能够产生很少一点点。   各个合适裂变堆产生的锂,量级大概是按克算。   所以在现阶段,国内的裂变堆不光是没有取缔,如果氚增殖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说不定还得计划再建一些,专门用来生产氚的裂变堆。   这种情况下,氚的成本可想而知。   当然,比起成本来说,更关键的还是产量的供应问题。   而氚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向其实还是落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自己身上。   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整个运行过程中,是能够自己生产出氚的。   包括莫道此刻面前的燧人示范堆,都是能够生产氚的。   在氘氚的聚变反应之后,就能够产生中子,   而中子轰击锂六,就能够产生氚。   也就是说,只要往托卡马克装置中,聚变反应旁边不断放上足够的锂6,就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氚。   那样,整个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就只需要消耗氘,以及锂6,就能够持续长久的运行下去。   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就是生产出的氚量大于聚变反应中消耗的氚,   也就是说,氚的自持率达到1。   这个支持率不用像能源输出输入比那样几十倍,几百倍,   氚只要一就够了,能够自持就已经够用了。   但问题,就是达不到。   包括现在的燧人示范堆,乃至正在建设过程中的商业堆,   依旧需要定期往里面添加一些氚,不然就得趴窝。   而说这个问题在燧人示范堆上,目前算是解决了一半,   是因为,目前燧人示范堆的长时间平均自持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这是前一世,直到莫道离世前,无数可控核聚变研究者前仆后继的结果,   虽然当时莫道还未突破最关键的等离子体约束问题,但许多研究者,也没有放弃研究这个当时还暂时用不上的问题。   同时,也是莫道这一世领着这一世燧人示范堆一众研究员努力的结果。   目前的情况是,   燧人示范堆每运行六十五天的时候,就需要重新添加一些氘,大概三千克左右。   剩下的,就是通过反应中,中子轰击锂6,消耗锂6来制造,回流到反应中的氚。   只不过,   即便对比起示范堆源源不断输出的能源,这个消耗已经很少很少。   但这种情况下,消耗的氚,依旧会在不久的未来,卡住可控核聚变商业堆的普及程度。   每年最多能够制造出来多少氚,就限制了运行商业堆的数量。   最好,就是在那之前,将氚增殖的问题解决,让氚的自持率超过1。   这样,前面造的商业堆也不用做什么改造,   消耗的氚就直接用后面商业堆反应过程中多出来的氚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得到氚完全实现自持,才开始建造商业堆的原因。   ……   莫道望着燧人示范堆的主体,心绪很平静。   要实现氚的自持乃至增殖,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看起来现在已经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自持率,距离超过一,似乎就咫尺之遥。   但实际上,这是能够自持和不能自持的区别,是能不能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比湍流问题简单的。   这已经只是一个设计和制造层面的问题,   在更理想的环境下,理论上,这个自持率是可以做到超过一的。   而,燧人示范堆项目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是有优势的。   莫道从湍流模型上解决约束问题,而不是材料,限制了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体量,暂时无法缩小。   但燧人示范堆等离子体的约束的稳定,对等离子体约束掌握的把握,   又给了氚自持问题中,氚回流,氚提取等方面留了相当的设计余量。   莫道望着燧人示范堆,再思考了一阵。   对于示范堆,或者说可控核聚变,他可以说是最了解的人,   强大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几乎能够让他在脑海中映射出整个示范堆方方面面的模样。   他掌握着示范堆从约束到发电,从整体到各系统的基本情况。   再停顿了阵,   莫道站起了身,离开了这儿。   离开时,再看到了并没有走多远的现场总负责人,   “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有,没有。莫总师不多看一会儿吗?”   虽然知道莫道比他,比这里所有人都熟悉这个巨大的玩意儿,   但现场总负责人,还是有种莫名担忧莫道在哪里磕了砰的感觉。   恍惚一下,才反应的过来,   明明莫道才不到四十岁,却下意识把莫道当成了七老八十了。   这算是过于尊重的副作用,   过于担忧莫道这个事实上的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泰斗的安危。   “看过了,有些想法了。之后,我们可能会就在示范堆做一些改造。”   “好的,莫总师。”   ……   攻克氚增殖问题的过程,和当初燧人示范堆的理论设计有些像,   设计工作当然不可能莫道一个人做完。   大多数时候,莫道都是给各团队,再分发了设计目标,   让各团队去解决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他再拿出一个总体的方案。   这种研究和讨论方式有些特别,不过经历过先前示范堆的理论论证过程,   一众研究员,基本都习惯了。   只要按照莫总师指明的方向前进,只要做到莫总师的要求,最后好像总是就能够解决问题。   当然不是说其他研究员就没有做研究工作,   只是整个理论团队,就是按照莫道的意志和思路在运行。   某种程度上,这有些对莫道的信任到盲目了。   只是,这几乎是一种必然。   因为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领域,从长夜堆到示范堆,莫道从未错过。   ……   而就在示范堆项目团队继续对氚增殖问题进一步攻关的时候。   当年,莫道当选了当年的两院的院士。而且一当选,   就有了职级。   这件事情除了给莫道添了个头衔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从内到外,都没有谁感觉到意外。   除了祝贺声,也就没别的了。   事实上,都不只是院士。   在华国之外,好些莫道这一世都没有到过的地方,   都有些地方,自顾自给莫道安上了一堆诸如院士等头衔。   此外,   这一年,还有一件事情就是。   第一批建造的,覆盖十座城市的大型商业堆,建造完成,   开始并网发电。   电力部门这一两年扛着的巨大压力,一下得到缓解,松了口气。   而燧人示范堆项目组这边。   在燧人示范堆建造完成后的两年多,   再次开始了对示范堆的一次改造。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405/24581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