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夷州的咸湿书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香江的报业十分繁华,小小一隅,大大小小将近50份报纸,总销量近百万份。   各家报纸内容,也是五花八门。   有专门报道香江新闻的《香江日报》,有更关注国外新闻的《星岛日报》,也有专门报道马经的《马房日报》,还有以赛马和小说起来的《新报》,以及50年代领头羊《成报》,以经济报道为主的《香江商报》……   还有《香江文汇报》,致力于连载多篇武侠,散文,言情、科幻等文章,有著名的倪框、亦舒、林燕妮等人撰写供稿,销量也还不错;更不用提以小说而闻名全港的《明报》了。   最近势弱的《大公报》就不提了。   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香江作家报》《香江华文诗报》《香江文学报》《文学世界》《文艺报》……   所以王援朝不得不仔细思考,后来的《东方日报》,到底是怎么凭借马经狗经出位,继而雄踞香江报业第一宝座几十年的。   他甚至也在思考,这个时候,杀入竞争激烈的报业,是不是合适。   毕竟就算这个时候有了报业,对他事业的帮助又有多大?   慎重思考之后,还是决定杀入。   主要是,这会深蓝稳步扩张,不需要他操什么心。商台有成熟稳定的团队,他只需要给与一些指导和支持,商台也会自主发展。塑料厂还在研制玩具,一时半会也不会出成果。   至于买楼买地,有中介帮忙跑腿,他只需要确定可以跟进,以及最后买单。   柳启锦严防死守的,还要上学,他连谈情说爱都没有啊!   那么剩下的时间,拿来做什么?   就这么浪费吗?   他做不到。   不如找点事做做了。   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就当积累经验。   现在竞争激烈?以后竞争就不激烈了?   现在,他还有不少降维打法呢!   所以他决定,还是干了!   小说、赛马,大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套路起家的,说明这个套路好使。   那还要拉着周启邦一起干?   因为王援朝也算是发现了,现在市面上各家报纸的马经,粗陋不堪,你抄我我抄你,不够专业。马经光说赛马,太过单调。跟马有关的小故事,也就是小故事,有趣味,没有刺激,有的甚至连趣味都没有。   那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马经专业起来,标准起来。   彼时很多大奖赛、巡回赛,都没有建立完善的马匹往绩资料库、骑师资料库、评分资料库,导致马迷观赛犹如盲人摸象,普通观众更是一头雾水,严重阻碍了赛马的推广和普及。   王援朝要建立赛马的数据库!   别人拿得到的素材,王援朝能拿得到,别人拿不到的素材,王援朝也能拿得到。   说句不好听的,每匹马,马师,骑师,别人都能采访么?   就算能采访了,采访的够深刻么?   比赛前,他们关注过马匹和骑师的体重变化么?   他们会研究血统么?   不同血统的马匹,有的适合长途跑,有的适合短途跑,不一定准,但大数据,肯定是正态分布的,不然,非洲人怎么跑马拉松那么轻松?短跑他们也轻松,嗯。   甚至有的马匹从国外来,外面的成绩,大家知道么?除了马主主动宣传,大家基本是一抹黑的。   以上这些,王援朝统统都可以去了解,去探知。   因为周启邦老爹周锡年爵士,是赛马会董事啊!   王援朝甚至觉得,貌似给周启邦的股份都有点少了。   不过周二少志不在此,他算是占了人家的便宜,大不了以后周二少想做啥事业,他多多帮衬好了!   到时候第一批赛马比赛前,再推出当批次赛马的最新最详实的资料,能不受欢迎?   俗话说的额好,跟老人说长寿,跟孩子说益脑,跟女人说美容,跟男人说壮阳,跟所有人说发财!赌马,就是发财。   再炮制一些发财后的例子,小故事,这个不比别人家的马的枯燥介绍刺激?   经济越不好,赛马才能改变命运啊。   经济越不好,娱乐产业才越好发展。   因为生活压力增大,精神压力增大,人们为了寻求心灵的自我修复、自我保护、自我麻痹,会“逃避现实”,这就需要一些娱乐产品,来消磨时间、放松自己,甚至可以说是人们需要自我欺骗。   所以,别的报纸都是各种新闻、文章,评论,最多是小说来消遣,而王援朝要和别的报社走不一样的路子,要声色犬马,要娱乐至死!   娱乐新闻、帅哥美女、明星八卦、电影音乐评论,别的不会,学《太阳报》,还不会么?   满足了很多人的“窥探欲”和“阴谋论”,使读者沉浸在有声有色的“新闻”中。   哗众取宠不要紧,只能满足人们低级的需求也不要紧,牌子立起来了之后,有的是时间再慢慢调整内容。   至于小说,王援朝准备祭出《鹿鼎记》了,小混混成长为韦爵爷,七个老婆,爽不爽?   一百多万字,辛苦辛苦,手抄了!   万事思量完毕,他才在饭局上跟周启邦提出收购报社的事情。   周启邦愉快的答应了!   在周启邦的协助下,王援朝开始招兵买马,布置任务。   声色犬马,没有照片,怎么行?   柳和清就很擅长摄影,直接被王援朝叫来做报社的社长兼摄影主编。   可怜的柳叔叔,当年是电影公司老板,然后是电影公司宣发科长,来这边后是宣发专员,现在成了报社社长兼摄影主编,也不算低就。   只是现在的报社嘛,员工才十几个,有点寒酸。   柳启锦只是拽着父亲的袖子,道:   “爸爸,你不帮援朝哥,谁帮他呢?”   是啊,谁帮他呢?女儿还要上学呢!   妻子王丹凤也支持,她已经被王援朝推荐到商台去演广播剧了。   话说回来,长城现在拍的电影,响应了内地的号召之后,就没有市场了。   他们原本的市场,也是东南亚和香江,而内地现在什么个状况,大家都懂,而在香江,他们遭到了封杀,在东南亚,也不受欢迎。   所以拍了就只能躺在片库吃灰。   越拍越亏,不如不拍。   已经快要发不出工资来了。   夫妻俩现在算是双双帮王援朝打工了。   下有主编曹万年,以前写过不少风月文章,混迹于各大小报,直至前东家被请去喝茶,报社破产。   王援朝在那些报社里搜罗了半天,也就这么一个经验丰富可堪一用的了。   不但跟报社的主旨契合,还能根据王援朝的想法进行完善补充,是个很不错的执行人才。   比如对方立马推荐了夷州的禁书,著名美女作家郭良蕙的《心锁》。这位美女作家,甚至因此被夷州文协开除了会员资格!曹万年甚至还能背出夷州文协前辈们的提案:   “郭良蕙长得漂亮,服装款式新颖,既跳舞又演电影,在社交圈内活跃,引起流言蜚语。   当时社会淳朴,她以这样一个形象,写出这样一本小说,社会观感很坏,人人戴上有色眼镜看男女作家,严重妨害文协的声誉,应该把她排除到会外。”   听听,听听,谁听了没有兴趣?   曹万年既然敢推荐,手头自然是有存货的,王援朝翻了翻:   小说写了一个“多角恋”故事,女主人公为报复恋人的不忠负气嫁给了一个医生。没想到结婚后发现,昔日恋人却成了小姑的丈夫,而丈夫的弟弟又对她百般纠缠。结果最终使她陷入欲望与道德忏悔的矛盾纠葛之中,无法自拔。   自然,里面还触及到了人性最深处的欲与爱,还有点涉及伦理的混乱,这个在当下,有点是禁区。   王援朝当即拍板,他夷州的禁区,关我香江何干?!   干了!   曹万年当即眼冒精光,这是遇到明主了啊!   柳和清从外面拉来了两个摄影,三个编剧,如今大家都要等米下锅,有活干,不挑。   编剧和记者,是共通的嘛,都要编写。   而其他的记者,编辑,王援朝都要逐一把关。   赛马赌狗,娱乐八卦,必须得有所长。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388/24445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