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特么的是他三弟???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王援朝也不推脱,将装备栏呼啦啦都换上,就坐在了患儿床边的小凳子上。   小娃娃也睁开了眼,看了他几眼,满是无力与痛苦,还咳嗽了几声。   让人看的心疼。   小娃娃面色青黄,咳而喘满,口周围色青,唇淡。   拿过消毒棉球,擦了擦手,然后拿过小娃娃的手,发现对方手心无汗。换了一只手,同样无汗。又看了看小脚,同样无汗且凉。   如此高热,但却无汗。   他又拿起娃娃的手,仔细观察食指手纹。   食指指纹络脉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所以诊食指脉络和诊寸口脉,是一样有参考价值的。   然后大家就看到王援朝在用手指推小娃娃的食指,从上往下推。   有观摩的年青医生不解:   “这是?”   黄云连忙解释道:   “这是小儿食指脉络诊法,对婴幼儿的特殊诊法。”   他现在有点相信,师父马二琴说的是真的了,因为王援朝连这玩意儿也会。   黄云并不擅长儿科,至少他是不擅长这个手法的。但刚刚,他们一群主任副主任医师,恁是没人用这招。   不光是那些年轻的医生,连患儿父母,眼神都明亮起来,有区别啊!   黄云有点怀疑,自己的教授方法,确实耽误了王援朝。   推了几下,脉络就出来了。   青色,主惊风,直透气关以上。   脉络分风气命三关,到了命关,就代表邪气入脏,危及生命了。   看小娃娃这样子,如果今天还控制不住病情,就真的危险了。   王援朝继续检查,在小娃娃身上按了按,发现对方胸腹满,有膈动。   “帮忙拿个压舌板!”   要观察舌头了。   但这种奶娃娃,话都听不懂,怎么叫他伸舌头?   旁边很快有人递过来刚刚做过消毒的压舌板。   王援朝一手轻托娃娃下巴,一手将压舌板迅速探进了娃娃嘴里,轻轻一压,一探,又快速抽出。   “呕……”小娃娃呕了一下。   王援朝瞬间看清楚:舌质淡,苔灰白。   舌质淡,主寒证或虚证,苔灰白,为外感后传经邪热。   王援朝诊断了这么久,小娃娃都没乱动,他决定再诊个脉。   小孩的脉象不是不能诊,主要是小孩子没耐心,会乱动。   而这个小娃娃可能确实精疲力尽了,所以刚刚的医生们,也诊脉了。   小孩手腕太小,三根手指肯定没法诊,只能一根手指上了。   一根手指要完成三根手指的活(对应寸关尺三部),这也是绝对的高水平操作。   王援朝平心静气,珍断了双手脉。   脉浮滑,浮脉主表证,浮中见滑,主风痰在肺。   王援朝是把所有能诊的,都诊完了,深呼一口气,道:   “开方!”   众人一震,出结果了这是!   主任连忙问:   “王医生,这到底是怎么了?”   王援朝道:   “患儿为太阳中风,营卫不和,肺气不宣。虽然高热,手脚却凉,舌质淡,所以不是热证。   脉象浮滑,浮脉为表证,风寒束表,阳气外浮,此时体内营卫失调,有浮脉和发热的表现。   此病属于感受风寒,当辛温解表。但之前用了辛凉之药,以至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所以咳而满喘。   而且孩子有风痰和惊风。   开方吧!”   王援朝气定神闲道:   “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桂枝五分、白芍六分、炙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厚朴五分、杏仁十粒、僵蚕一钱、前胡五分。”   黄云拿着药方就去抓药。   这待遇,副主任医师亲自抓药啊!   众人就在那干等,也不说话,刚刚大国手弟子的话,有的年轻医生,复述一遍,都做不到。所以大家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大国手的弟子,很年轻。   很快,黄云端着煎好的药过来了。   小娃娃服了药。   年轻的父母也很紧张,这次的大国手、的弟子,会不一样么?至少刚刚看病,诊断,开药,说的一套一套的,让人十分信服。   众围观的各级医生,也很紧张,毕竟,连他们主任副主任都束手无策的病情。   过了一会,小娃娃出汗了。   主任一直盯着进展:   “身出微汗!”   黄云惊喜道:   “解表了!”   中医的逻辑,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而表证就需要解表,也就是汗解法。   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风寒就是寒则温之,要辛温法,风热就是辛凉法,之前这些医生就是用反了,药不对证,反而加重。   众人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小娃娃自己睁开了眼睛,能这瞅瞅,那看看了。   年轻的父母瞬间觉得,有好转了。   主任立马叫了护士来测体温。   “38.4!”   众人皆是振奋,高热退了!   之前可是40度了啊!   年轻的父亲开始流泪,太激动了,这些天,他的煎熬,揪心,这会终于看到了曙光。   王胜则直接惊呆了,这特么的是他三弟???   不会是这小子把他的医书,自个都翻遍了吧?   上次回家,他看的就很入迷!   进入状态了都!   肯定是的,不然没法解释!   如果三弟自学,那么跟他一样,读了好几年的医书,然后悟性奇高,再有名师指点,就说得通了。   自读成良医的,中医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的。   这样的怪胎居然是自己亲弟弟!   关键是他的主业是文工团工作,还不是医生,这真没地儿说理去。   几个主任、副主任,是既开心,又失落,他们一把年纪,都活到……   护士过来提醒,该吃饭了,都12点半了!   王援朝扭头一看,不是大嫂还是谁?   本来准备去大哥大嫂家蹭饭的呢!   黄云道:   “要不先吃饭吧,吃完了再过来观察,也不影响。”   孩子母亲欲言又止,其实她是想让医生守在这的,但不让医生吃饭,不合适,人家刚刚把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孩子父亲连忙挠着刺发,道:   “先吃饭,先吃饭,都这个点了,我请,我请,我们去下馆子吧!”   王援朝摆摆手,人家父母都这样了,哪能让人家请客?道:   “医院有馒头吧?我啃几个馒头就行!”   “有,有!”   堂堂大医院,食堂还能没馒头么?   不一会,大嫂就端来了馒头和咸菜,众医生也就轮流在走廊狼吞虎咽。   黄玲这才发现,小叔子混在其间。   “你怎么在这?”   王援朝道:   “嘿,不是想给你们送收音机的么?结果我大哥和你爸,都在这,我就……”   黄玲惊诧的站不稳了:   “刚刚发号施令的是伱?”   王援朝不好意思的笑笑,道:   “我在奉天得到了师公的指点,醍醐灌顶,顿悟了,顿悟了!”   黄云过来道:   “别一惊一乍的,援朝天赋异禀,药到病除,你该怎么忙,忙你的去。”   黄玲不敢跟父亲争辩,灰溜溜的缩到了一边,跟丈夫王胜打听去了。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388/24444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