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 颍川三才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第234章颍川三才 等了足足三天,直到第三天,幽州的捷报被送入了州牧府内。 刘彦都准备动身前往幽州了,都没等来自己想要见到的人。 “唉,还没来,那估计是在观望了。” 刘彦把玩着手里的玉珠,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谋士就是没有武将直接,武将更多的是看你打架的本领,甚至很多都可以做到以武服众。 但谋士不同,他们考虑的事情会更多也更加复杂。 此番这两人还没过来,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在等。 至于等什么...青州黄巾以及幽州的谋划? 应该是了! “不等了,幽州的局势还得去主持大局。” “也是时候送公孙瓒最后一程了。” 刘彦从椅子上起身,随手将两枚玉珠放进瓷碗里。 “主公!” 这时,典韦从堂外走来,对着刘彦拱了拱手。 “何事?” 刘彦停下脚步,看向典韦。 “刚刚府外来了三个人,声称是从颍川而来,特意前来拜见。” 典韦神色严肃的说道。 “哦?” 刘彦目光一转,没有立即开口说些什么。 今时不同往日,如果放在初创时期,自己兴高采烈、蹦蹦哒哒、着急忙慌的去迎接对方,这很合理。 但现在若还是如此,那就是没有君主威仪。 毕竟,你已经不是个草根了,放眼整个天下,能够和刘彦掰掰手腕的诸侯也没有几个,若是还是如此,那就只会惹人笑话。 “将他们带进来吧。” 沉吟一番,刘彦没有亲自出门迎接。 “诺!” 典韦拱了拱手,转身大步离去。 不多时,典韦领着三人从府外走来。 三人中,有两人是青年模样,其中一人则是三十出头的中年人。 中年人就不说了,那两名青年中,较为年长一些的容貌极为英俊。 这种英俊不是那种俊美,而是一种阳刚的美感,属于传统美学中的英俊而非俊美。 “好讨厌比自己帅的...” 刘彦抿了抿嘴,有些无语的腹诽道。 “荀彧、荀谌、郭嘉!” “见过刘使君。” 三人拱了拱手,对着刘彦作揖施礼。 “无须多礼。” “听闻三位是从颍川而来,不知来我冀州所为何事?” 刘彦点了点头,神色平静。 “此番前来,欲前来助使君成就大业。” 荀谌拱了拱手,神色严肃的说道。 “...” 果然是大忽悠。 一般人前来大多是说前来投奔,而他直接来了一句成就大业。 这两种回答可完全不同,后者证明了自身是有价值的,我能帮你成就大业。 而前者你可以认为他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你混口饭吃的。 “哦?” “不知诸位打算如何帮我成就大业?” “而这大业又是什么?” 刘彦饶有兴致的看着荀谌等人。 “所谓大业,就要看明公的志向了。” “至于如何帮助明公成就大业,仅凭在下一张嘴,您又如何能够得知呢?” 荀谌缓缓拂须,神色自信。 【姓名】:荀谌 【性别】:男 【年龄】: 【武力】: 【统帅】: 【智力】: 【政治】: 【附魔】:未拥有 【特殊】:纵横: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游说他人之时自身智力3,若对方智力低于自身,则同时对方智力-2; 理政:处理政务时,自身政治2,效率提升。 荀谌作为忽悠界的扛把子,在整个汉末三国都是高坐金字塔尖的存在。 其他的忽悠几乎都难以望其项背。 原因就是,荀谌通过嘴上功夫也就是口活,帮助袁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冀州。 系统给出的数据还是比较合理的。 不过如果荀谌能够活得更久一些,或许这个评价还会更高一些。 毕竟,刘彦记得荀谌出了游说韩馥外,就再没了记载,很有可能就是在此事之后不久,就离奇的死了。 不然以对方身为袁绍谋主的身份,有关于他的记载不可能比田丰他们还少。 “想来,尔等都是前来欲要辅佐我成就大业的?” 刘彦目光在荀彧、郭嘉二人身上一一扫过。 “就算没有在下,明公也能成就大业,在下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郭嘉笑了笑,很是隐晦的拍了刘彦一个马屁。 “呵呵哈哈,好!” 刘彦心中暗爽啊,被人夸的感觉真不错。 “眼下天下诸侯并起,不知明公之志,是割据一方还是光复大汉?” 荀彧拱了拱手,面露好奇之色的问道。 “我身为汉室宗亲,自当以兴复大汉为己任,割据一方...与逆贼何异?” 刘彦看向他,大义凛然的反问了一句。 “明公大义!” 闻言,荀彧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十分的满意。 相比于曹操那个坑货,还是这种有一定底蕴的大诸侯靠谱一些。 至少人家不会想着投降...你说对吧? “恶来,去让人准备酒宴,今日我要宴请三位。” 刘彦目对着典韦吩咐道。 “诺!” 典韦拱了拱手,前往厨房去吩咐下人。 四人坐在堂内,开始讨论起当今的天下局势。 “不知三位此番前来我冀州,有何见教啊?” 刘彦拿起茶盏,放在嘴边吹了吹气,眼睛微微抬起一些,打量了一下三人。 “实不相瞒,其实吾等是最后才前来冀州的。” 荀彧拱了拱手,若有深意的说道。 “哦,不知诸位此前去了何方?” 刘彦神色不改,依旧温和。 “我三人同时去了扬州,后来在下去了兖州,而友若、奉孝二人则是径直来到冀州。” 荀彧深深的看了刘彦一眼,对于眼前这人的心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哦?!” “不知扬州、兖州比我这冀州如何?” 刘彦立即来了兴致,笑着问起了其他州的情况。 别看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七年有余,但还未离开过北方。 “扬州偏远,地广人稀,自是比不得冀州。” “兖州虽然地处中原腹地,但近些年受灾害、叛乱等影响,也是民生凋敝。” “而反观冀州,百姓安居乐业,颇有一番盛世之景,此前冀州也曾为黄巾叛乱最严重之地,而明公就任冀州不过数载,就让冀州有如此景象,可见明公乃明主也。” 荀彧拱了拱手,谈及冀州时嘴角带上了一丝淡笑。 显然,饶是这位王佐之才,对于眼下冀州的情况也是十分的看好。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384/24420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