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拜年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杨霄没有上楼。
  他转身走出小区,回到车里。
  杨镇南的这一步棋走得实在高啊!
  杨霄不得不佩服杨镇南超前的政治眼光。
  杨霄知道秦颂扬未来的成就,是因为杨霄是重生者。
  杨镇南则是凭借优秀的政治眼光。
  提前十几年看出秦颂扬不是池中物。
  有秦颂扬在奚川,凭借杨宁和秦颂扬的关系,红星公司想不崛起都难。
  杨霄在车里慢慢消化今天与秦颂扬短暂的见面。
  这一次见面很可能影响深远。
  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包括杨宁和杨霄自己。
  杨霄不是傻子,相反他非常聪明,只不过一直被更优秀的姐姐盖过风头,此时各种念头从杨霄的脑子里闪过,盘算将来如何维护与秦颂扬的关系。
  田丰家很热闹。
  老教授的儿孙从全国各地回来,陪着两个老人过年。
  田丰八十多岁,如今已经退休在家颐养天年,抱着重孙笑得很开心。
  敲门声让热闹的屋子安静下来。
  屋里的人面面相觑,这个时候谁会拜访田家?
  “我去开门!”田丰的小女儿田朝雨从客厅出来,打开房门,惊呼道:
  “哎呀,杨宁、秦颂扬,你们怎么来啦?
  快、快进来!”
  田家人都看到秦颂扬和杨宁一起到访,都站了起来,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田丰桃李面天下。
  要说最得意的还是秦颂扬和杨宁两个人。
  杨宁不必说,继承田丰的衣钵,在奚川大学任教,是经济领域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秦颂扬的成就更是非同凡响。
  两人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到田丰家拜访,跟屋里的人都很熟悉,见面少不了一阵寒暄。
  特别是田朝雨,比杨宁大不了几岁,许久没有见面,拉着杨宁有说不完的话。
  田丰很开心。
  儿孙满堂,最得意的学生也来了,这个年三十注定会很热闹。
  “老师、师娘,我们给您们拜年啦,祝您们福寿安康。”秦颂扬和杨宁向田丰,以及师娘鞠躬问好。
  “好!好!”师娘看看秦颂扬,又看看杨宁,笑得合不拢嘴。
  田丰在秦颂扬的搀扶下起身,带着杨宁往书房走,这是学生来向田丰拜年的惯例,田丰关心学生们的工作。
  田家的子孙识趣地没有上前打扰。
  “妈,老秦不会和杨宁走到一起吧?”田朝雨忍不住八卦。
  师娘笑着说道:
  “这不挺好嘛!
  颂扬的爱人去世四年了吧,这么些年他一直一个人,又没有孩子,也该找个合适的成家了。
  小宁只比颂扬小九岁。
  我看两人倒是挺般配的。”
  书房外,田家人小声地聊着秦颂扬和杨宁是八卦。
  书房内,田丰先是看着杨宁,说道:
  “小宁,红星公司经营的不错,几次资本运作都很成功。
  老师没有看错你。
  我们学经济的切忌闭门造车。
  能走出去,学以致用,这是好的。”
  杨宁辞职前特意拜访过老师田丰,征询过老师的意见。
  田丰当时给杨宁的建议是圣人王阳明的一句名言: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田丰的意思是告诫杨宁,不要死守着不动心一成不变,把生活过得索然无味,走出去、动起来,或许有一番别样的风景。
  这句话是圣人王阳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核心思想的延伸。
  那次的谈话坚定了杨宁辞职的决心。
  杨宁用半年时间,交出一份让老师满意的答卷。
  田丰看着秦颂扬,说道:
  “颂扬,你的这个小师妹很了不起啊。
  有魄力,敢想敢干。
  咱们奚川最大的医药公司就是小宁的手笔。
  小宁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竞相私有化的大背景下,反其道而行,大胆引入蓉城国有资本,为国资投资打开新的思路。
  很了不起!”
  九十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国有企业大面积被市场淘汰,不少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委应运而生。
  企业在探索发展的道路。
  手握大量资金的国资委也在寻找投资的方向。
  目前国资委的投资手段主要还是二级股市,以及政府牵头的企业或者项目。
  蓉城国资委入股红星,放弃绝对控制权,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在零几年的内地是相对超前的资本运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红星生物医药具备国资背景,在与其他企业,特别是外国医药公司的竞争中拥有足够的底气,同时又摒弃了国有企业繁复的管理,让企业更加高效。
  算是公私合营。
  这样的运作不是稀罕事物。
  可是要运作成功,协调国有资本和私人股东之间的权益,股权分配等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杨宁的红星生物医药能在短时间崛起,有值得研究学习的地方。
  秦颂扬即将上任蓉城市市委书记,上任前对蓉城进行过大量调研。
  在民营企业方面,红星生物医药的异军突起吸引了秦颂扬的目光,他没有想到红星的背后是杨宁操盘运作,此时对坐在身边的这位小师妹刮目相看,说道:
  “师妹,看来以后咱们得多交流啦。
  在资本运作方面,我有很多问题想向师妹请教。”
  田丰和杨宁有些意外地看着秦颂扬。
  秦颂扬解释道:
  “老师,组织部已经找我谈话,决定调任我到奚川,任蓉城市市委书记。
  以后啊,我就能经常来家里拜访您了,您可千万别嫌学生烦啊。”
  “这是好事啊!”田丰为秦颂扬开启新的仕途感到高兴。
  杨宁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明白父亲杨镇南的良苦用心,向秦颂扬贺喜,半开玩笑地道:
  “师兄,恭喜你。
  师妹以后就仰仗师兄的关照咯。”
  “师妹客气啦!”秦颂扬打着哈哈,说道:
  “像师妹这样的明星企业家,是我们地方政府关照的重点。
  希望师妹继续投资。
  为奚川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秦颂扬跟杨宁打起太极。
  他不会因为跟杨宁的私人关系,就在工作中对杨宁大开绿灯。
  杨宁感觉到秦颂扬的疏远,她想要靠上这座大山并不容易。
  秦颂扬的反应很正常。
  这是他跟杨宁分别多年后第一次见面。
  在得知杨宁企业家的身份后,刻意保持距离。
  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秦颂扬不可能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336/24204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