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战略对手(二合一)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美国使馆内的一间秘密会议室里,烟雾缭绕。</br>  看着墙上投影仪投出的卫星图像,五角大楼代表团一行人已经良久没有人说话,只是一味地抽着烟。</br>  华夏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立项开始研发新一代主力战机的事情,在座各位当然都是知道的。</br>  只是根据洛马技术人员的说法,第四代战斗机相比第三代有着近乎于本质的变化,其演进幅度远高于过去任何一次划代升级,几乎相当于60年前从末代电风扇到初代电吹风的跨越。</br>  而当年即便强如英美等国,也是经过了十来年的研发和测试,才最终完成了新老两代技术之间的交替过渡。</br>  这还是在期间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br>  至于第四代战机本身,则并没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br>  在美国综合国力最强的年代,ATF项目从开始研制到首飞总共度过了漫长的11年。</br>  即便从洛克希德马丁的YF22方案胜出开始计算,也有6年时间。</br>  而铁幕另一边的老对手由于经历了解体风波,与ATF同时期的米格1.44和I-21两个项目则永久停留在了早期验证阶段,直到2006年,勉强结合了前两者技术的T50项目才重新立项,大约与华夏的二十号工程同期。</br>  但毕竟有着过去的积累,所以情报部门此前给出的分析一直认为,前者将在2009年左右率先试飞,而正式服役可能还需要等8-10年以后。</br>  换句话说,F22+F35的组合,在技术上仍然能维持至少10年的优势。</br>  至于后者,则始终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分析结论,一般都是用“进度可能会略慢于T50”一笔带过。</br>  虽然也有部分报告中提到,根据蓉飞集团方面的物资采购和人员轮换情况分析,华夏方面的研发进度可能远远快于预期。</br>  不过情报分析这种事情,其实最忌讳加入“可能”、“大概”、“也许”之类模棱两可的限定词,更别提部分单位为了推卸责任,会用遍历法把几乎所有可能的结果全都写上一遍没这样事后分锅大会的时候,总能找到其中猜对的部分推卸责任。</br>  结果就是情报的参考价值进一步下降,进而导致即便情报本身是正确的,决策层也没有直接采纳的信心。</br>  总之,面对着眼前这张照片,整个代表团都突出一个手足无措。</br>  当然也包括盖茨本人在内,</br>  眼见着距离下午的会谈时间越来越近,他终于有点坐不住了。</br>  实际上,这种给谈判对象来个“下马威”的操作,美国人并不陌生。</br>  只不过,以前基本都是他们在给别人做,而这次终于风水轮流转了而已。</br>  “各位,谈谈你们的看法吧。”</br>  盖茨说着抬手在半空中挥了挥,驱散掉面前浓郁到几乎挡住视线的烟雾:</br>  “虽然(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078/74255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