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从别人的错误中寻求启发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尽管在解体,以及随后坠入水面的过程中遭受到了相当巨大的冲击,但或许是由于所处位置的关系,那部分由轻质合金制成的进气道残片却并没有出现太多不可挽回的离奇形变。</br>  在将其外形扫描进数据库之后,技术人员并没有进行太多“合理化推演”,就基本还原了其原本的面貌。</br>  这对于后续的分析工作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br>  合理化推演当然也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但问题在于美国人的设计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合理。</br>  “常院士,更进一步的分析已经证明,这块东西之所以能长时间漂在海面上,除去外形比较适合以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壁面内部也被设计成了空心结构。”</br>  刑牧春指着屏幕上大半个进气道的3D建模,对常浩南介绍道:</br>  “只不过,因为没有更进一步的具体信息,所以无从判断这些空间到底是用于冷却液流道,还是单纯出于减重而进行的设计。”</br>  后者凑近显示器,盯着剖面图上的一系列三角形截面形状看了一会儿:</br>  “不太可能是冷却液……”</br>  常浩南摇摇头:</br>  “飞行器如果采用液体冷却,基本都是直接用燃料作为换热介质,而在海面上采集的一部分水样之前就分析出来了,是一种以JP7航空燃料为基体,掺混了部分易燃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颗粒之后制成的……混合物,流动性本身就比较差,恐怕需要专门的燃料循环系统才能维持正常供应,很难想象还要再走过这么蜿蜒曲折一段流道……”</br>  这番分析颇为有理有据,刑牧春倒也没有表达反对,只是露出稍显困惑的表情:</br>  “可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人掌握了和我们一样的等离子体散热的技术……如果不用额外冷却手段的话,那光是高超音速飞行的气动加热,就足以让飞行体因为热胀冷缩而被拉长几厘米甚至更多……”</br>  常浩南对此倒是想得开,自己手里毕竟只是残骸的一部分,这种技术细节没法死抠,必须聚焦关键部分。</br>  于是只是简单回答:</br>  “X51A的设计速度毕竟只有马赫数6左右,气动加热情况还不是特别严重,如果能计算出气动热的分布情况,那么还是可以靠结构设计来硬抗的……总之先别想这么多了,让一院那边赶快按照这个参数制造全比例气动模型,准备上风洞。”</br>  刑牧春旋即起身,离开机房准备回办公室打电话。</br>  而负责风洞运行,刚才坐在边上始终没说话的姜宗霖这会儿也凑了上来:</br>  “可能导致测试失败的可能性有很多,不知道您准备从哪个部分开始测试?”</br>  对于这个问题,常浩南这几天早就有了打算。</br>  因此,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分析道:</br>  “从雷达获取到的表征飞行参数来看,X51A维持了(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078/73860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