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必须超过F22!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当天傍晚。</br> 位于611所顶层的大会议室里。</br> 第四代战斗机研发团队的一多半核心骨干正集中在一起,各自面前都放着两份测试结果概要。</br> 虽说是概要,但因为气动和微波都事关重大,可以说是决定新一代战斗机关键性能的两个方面,所以哪怕在经过提炼之后,也仍然是厚厚的两大本。</br> 档案室的十几台打印机下午几乎工作到冒烟,才勉强赶上了这次会议的时间。</br> 当然,最前面的大屏幕上,也正显示着其中的一部分关键内容。</br> 而林济洪此时正坐在杨韦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向众人介绍着相对应的部分。</br> RCS从来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字,平常人们在资料中看到的“RCS值”往往只是特定角度上的最理想情况,或是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平均结果。</br> 真正想要客观表现出一架飞机的隐身性能,需要借助类似物理场的表达形式,以目标为中心,在三维空间内呈现出不同角度的反射信号强度。</br> 这一结果的呈现形式相当复杂,即便是手里拿着报告,一时间也很难完全掌握情况。</br> 而林济洪作为全程跟踪微波测试过程的负责人,无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中提炼出关键内容。</br> “各位,根据微波暗室对概念模型做出的全向检测结果来看,我们的基础方案完全可以满足航空兵方面提出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在正面60°的圆锥形范围内,面对3-12GHz频率范围内,也就是X波段、S波段和部分C波段的雷达波时,雷达反射截面积均比现有主力型号减少了2-3个数量级,有效降低了面对常规雷达时的可探测性。”</br> “这一结果也基本符合我们在先期预研阶段对于电磁信号特征的理论判断,也就是与主翼同处一个水平面内的鸭翼不会对前半球的隐身性能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并且结合DSI进气道在唇口部分的茧包结构,反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遮挡发动机叶片,减少某些特定角度的电磁反射……”</br> 他说着操作鼠标拖动着电脑上的3D模拟图,来到了一个略微呈现俯视的前向视角:</br> “就是这里,明显能够看出,这一角度附近的反射信号强度相比周围出现了异常下降,尽管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对于总体反射数值而言影响不大,但仍然可以说明我们设计思路的正确性。”</br> 说到这里,林济洪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切换到了另外一个视角上:</br> “另外,尽管因为飞机的长度尺寸较大,导致左右半球和来自正上、正下方的雷达反射面积不可避免地相对偏大,但仍然略好于我们之前的预期,而且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机身结构和遮蔽关系进一步做出优化……”</br> “……”</br> 作为总师的杨韦本人也看过大部分的阶段性报告,但仍然跟着林济洪(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078/73859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