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气动矢量喷管,柳暗花明?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虽然对结果早有预料,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孙琮还是不免觉得有些惋惜。</br>  601所最早比较看好的确实是一个三翼面方案,重点在于以相对较弱的动力水平实现更强的机动性。</br>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大约几年以前,“较弱的动力水平”这个大前提出现了一些小变化,所以他们也顺势把关注重点转向了常规布局和半无尾布局。</br>  这次也是同时带来了这两套方案,并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具体把哪一套拿出来。</br>  因此,当常浩南把涡扇10G的指标给掏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拿半无尾布局出来竞争的想法。</br>  再加上后来611所的针对性发言,让代表团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br>  毕竟他们也是考虑到,常院士当年都能用不到五年时间掏出一台准四代的涡扇10,那现在用不到五年时间再掏出一个推力矢量技术,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br>  但成也败也。</br>  这個方案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还是随着常浩南的表态而熄灭了。</br>  相对应地,坐在他对面的杨韦则长舒一口气,不由得露出了放松的表情。</br>  实际直到不久以前,哪怕在611所内部,是否要在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当中延续歼10的翼面构型,都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存在。</br>  尤其是考虑到国内航发产业的飞速进步,似乎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拿出一款对标F119的型号也并非不可能。</br>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复刻一架F22显然是风险最小的选择。</br>  至于中间的过渡期,完全可以拿已经在歼10上面通过考验的涡扇10B来顶上。</br>  但一方面601所在常规布局方面的积累不足,中规中矩的方案很难在集团内部脱颖而出。</br>  另一方面,杨韦本人也不希望只是简单地跟在美国人后面亦步亦趋。</br>  刚才他作为开场白的那段话,其实除了说给其他人听以外,也是在说给他自己。</br>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符合期望的……</br>  ……</br>  航空工业集团毕竟是一个整体,虽然下属各单位在技术路线上会出现分歧,但总得来说,一旦确定了方向之后,还是能做到劲往一处使。</br>  比如611所过去并没有双发重型机的设计经验,所以虽然获得了设计布局方面的主动权,但在结构方面,也还是少不了其它兄弟单位的帮助。</br>  所以,整个会议后面的内容,基本就是和吕光等空军装备研究院的代表进行沟通,在鸭翼+大三角翼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一些细节。</br>  其实常浩南虽然已经在航空动力集团干了好几年的高管,但毕竟还是搞飞机设计起家。</br>  所以即便进入到会议后半程,也不乏有人时不时向他提出一些问题。</br>  但面对这些问题,常浩南却基本只是做出最基本的回答,并没有像刚才那样扩展太多内容——(本章未完,请翻页)</br>  https://www.shw9.cchttps://m.shw9.cc </br>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078/73858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