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还想惜命,美得你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第89章朱棣:想得天下还想惜命,美得你!
  天幕上,
  淳于琼率领着没有外表援军的运粮军队夜宿于乌巢,距离袁军大营仅有四十里路。
  画面一转,
  曹军营帐内,
  曹操正准备洗洗睡了,
  突然外面一阵喧扰之声:
  “孟德!孟德!”
  “南阳许攸来投!”
  “什么?!”
  本来还有些许不悦的曹操立马跳了起来,也没穿鞋,赤着脚就冲了出去。
  走出营帐帘门,定睛一看,喜不自胜道:
  “哎呀呀呀!子远,你来了!”
  随后一路小跑到那头戴高冠的士人面前,连声称好。
  说着,还躬身行了一礼。
  士人惊讶的看着躬身行礼的曹操,感动道:
  “公乃汉相,许攸乃布衣。”
  “为何如此谦恭啊!”
  说着,也躬身回了一礼。
  曹操伸手扶起许攸,喜笑颜开道:
  “不不不,你我只论朋友!”
  “岂敢以名爵相论哪?”
  “快请!快请!”
  说着拉着许攸进入营帐。
  画面一转,
  两人在床榻上跪坐着,对目而视。
  曹操看着许攸笑着道:
  “子远哪,不知可有何计助我破袁?”
  许攸摸着胡须开门见山道:
  “孟德眼下还剩多少粮食?”
  “不多。”
  曹操笑着说道:
  “还可以吃一年。”
  许攸一听,不由冷然一笑:
  “不对,重新说。”
  曹操脸色一变,无奈道:
  “还可以吃半年。”
  许攸脸色一沉:
  “我诚意来投孟德,孟德何故欺瞒于我?是不想打败袁绍了吗?何必如此言之不实?”
  曹操看了一眼许攸,摇摇头,苦笑道:
  “方才只是戏言尔,子远,实不相瞒,我军粮草只能吃一个月了,你说该怎么办?”
  许攸看着曹操缓缓说道:
  “公孤军独守,外无援兵而粮谷已尽,此乃危急存亡之时也。”
  “袁绍有一万多车粮草辎重屯放于乌巢,守军防备不严。”
  “若是派一支轻骑前去突袭,把粮草辎重全部烧掉,不出三天,袁绍必自行溃败!”
  ……
  【袁绍的谋士许攸曾给袁绍出过一计,让他分出一支军队去偷袭许都。】
  【拿下许都后把汉献帝控制住,以皇帝的名义讨伐曹操,这样就可以大获全胜。】
  【但袁绍没有听从,许攸倍感失望之际,他的家人又被留守邺城的审配给抓了。】
  【许攸惊怒下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对于许攸提出的计策,曹操则是毫不犹豫,立即付诸实行。】
  【他留曹洪、荀攸守营垒,自己亲率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
  ……
  天幕上,
  一场大火在乌巢熊熊燃烧着
  火光映天,
  将乌巢映的如白昼一般。
  而乌巢附近,两处兵马正在激烈的交战着。
  画面一转,
  曹操看着久攻不下的乌巢一脸气急。
  随后一位亲兵突然近到身前,大喊道:
  “丞相!袁绍的援军从背后杀来了!”
  话音一落,左右的兵将大为紧张!
  “丞相!我们分兵御敌吧!”
  曹操抽出环首刀,头也不回道:
  “众将只管奋力向前!”
  “待贼兵敌人至背后,方可回战!”
  ……
  【到达后乌巢后,曹操让兵将立即围攻放火。】
  【袁绍获知乌巢遇袭后,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宁国中郎将张郃、大将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
  【但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
  【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曹军骁将乐进斩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
  【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的那一战,微微颔首。
  能以弱胜强,不只要靠天时,亦要靠人谋。
  这一点他很有理解。
  殿下的一众大臣也讨论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确实谋略卓越。”
  “不错,其用兵之谋和指挥之才不下于公孙之下。”
  “这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谋臣之策,一再地丧失良机。”
  “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从而全军溃败,真是天壤之别。”
  “别提了,我还以为他……”
  “别说了,我懂,我一开始也那么认为的!”
  ……
  曹魏,
  司马昭看着天幕里一直到大败而去都没亲自上过战场的袁绍,不屑一顾:
  “干大事而惜身,妄为河北之主。”
  一旁的司马懿瞥了一眼司马昭。
  “竖子妄言,伱可知。”
  “直到袁本初病死之前,魏武帝的势力都始终难以向北推进。”
  “官渡的失利并没有让袁本初伤筋动骨。”
  “真正让他势力消逝的还是他的寿命,和那个废长立幼的决策。”
  “埋下了同室操戈的祸根。”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双手插在袖子里,看着天幕,扭头对一旁的朱瞻基缓缓说道:
  “孙儿,当你要踏上那个位置之时,你就要想清楚,你能不能承受那个位置的重量。”
  “汉高祖于成皋荥阳。”
  “光武帝于昆阳河北。”
  “魏武帝于濮阳官渡。”
  “唐太宗于虎牢玄武。”
  “太祖皇帝于鄱阳湖。”
  “朕于白沟河。”
  “皆是如此。”
  “你只有狠到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才有那么一丝可能登上这顶宝座。”
  “才能掌控天下!”
  “万不可学袁绍!”
  “又想得天下,又不想身入险境。”
  “哪有那么好的事!”
  朱瞻基恭敬的点点头。
  “爷爷,孙儿记住了。”
  ……
  {火烧乌巢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戏剧性、太不真实了。如果说这是上天所赐的好运的话,那么运气好到这种程度,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乌巢之战是曹操莫大的决心加上运气的结果,要是没有运气,那今人视其就成了莽夫的困兽犹斗,所以还是挺令人感慨的。}
  {曹操不防是因为他防了也没用,兵力本来就不多,分兵最大的可能就是乌巢再也打不下,被两面夹击耗死,不过晚死而已。}
  {所以他只能选择孤注一掷,以点破面,博一把还有一线生机,虽然有运气加成,但其实曹操选的是成功率最大的可能。}
  {那是一股劲儿,如果曹操撤了,那他官渡之战就败定了,曹操可没有袁绍的本钱,这一败,很难再崛起。}
  {他本来就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的。这种情况下他就不可能考虑打不下了就撤这事。}
  {他确实在赌,但是他一早就做好赌的决心了,没破釜沉舟的勇气,那有运气他也没用。}
  {官渡之战后,袁绍不死心再打了一次曹操,这次曹操玩的是主力背水一战,袁绍没打过退回去时中多次埋伏,带的兵差不多全没了。}
  {这次曹操赢得更漂亮,不过意义的确及不上官渡。没错,曹操差不多是照着韩信的背水一战来抄,直到仓亭再败,袁绍才忧病而死。}
  ……
  【公元201年,曹操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
  【公元202年,袁绍病重,呕血而亡。】
  曹操线可以告一段落了,可以开始其余两线了。
  再一次感叹,三国……
  太特么乱了!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2/2062/22073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