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大战前夕(三)

推荐阅读:从凡人开始长生证道离谱!宿主新手世界掏出S道具?我不是戏神独步成仙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仙妻如云不败战神杨辰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我的替身是史蒂夫夜无疆

    当然,对付建虏的山地堡垒。
  主要依靠的还是付崇英营中的神威大将军炮。
  至于具体的战术,将在实战中灵活应变。
  实际上,在攻城战中,那些轻便的红衣小炮和发射霰弹的佛郎机炮最为有效,它们能够在近距离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同死神的镰刀。
  想当年,温越在攻击杜度的营寨时,正是凭借自己的火炮优势,迅速攻破了敌人的防线。
  然而,那时的杜度的营寨位于平原之上,且是木质结构。
  而且敌人并没有火器。
  相比之下,这次的战斗环境显然更为复杂和艰难。
  经过温越的提醒,付崇英恍然大悟,兴奋地说:“哎呀,我差点忘了我们军中的神火鸦等火器了。”
  他得意地笑道:“温大将军说得不错,到时候我们将大量发射毒箭,再加上神火鸦、震天雷、地火雷炮等强力火器,装载着毒物和灰烟弹,对敌营进行轰炸,必定让敌人尝尽苦头。”
  付崇英如此信心满满,是有道理的。
  他的神机营装备精良,军士们都是手持自发鲁密铳等重型火器。
  拥有三百辆火箭车和近千枚神火鸦等大型火箭。
  此外,还有二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炮。
  原本是有三十门的,但在支援温越的长岭山防线时,调拨了五门红衣重炮,因此现在只剩下二十五门了。
  看到付崇英表示火炮支援没有问题。
  祖大寿和李鸣负俱都感到安心了许多。
  为了增强攻山的火力,他们还从军中库存中搜集了大量的火箭。
  同时,温越也决定向祖大寿提供大量的毒弹和烟雾弹,用于攻击敌人的寨墙。
  为了形成压倒性的攻势,他们还集结了战车,并搜集了数百上千门佛郎机炮、百子铳等火炮,准备协同作战。
  通过持续不断的攻击,誓要攻克黄土岭。
  温越冷静地分析道:“各位不必过分担忧建虏的红衣大炮,只要我们能够承受住他们最初的几轮炮击,一旦接近些后,他们在山上向下射击的优势就会大大减弱。”
  他进一步解释了所谓的什么叫做盲区。
  尽管山上的火炮射程较远,但由于地形和视野的限制。
  一旦冲过了有效射程范围。
  敌人的火炮就很难构成威胁。
  温越的话让众人豁然开朗。
  ……
  崇祯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经过连续几日的紧张筹备,明军开始大规模制造攻山所需的器械。
  包括巢车、幔车、壕桥等。
  这些器械实质上是传统攻城武器的改良版。
  更加轻便灵活,适应山地作战的需求。
  除了这些专业器械。
  明军集结了各总兵麾下的车营,并征召了大量民夫,收集各种独轮车、长板车等。
  用于运输土袋泥袋,以便填平壕沟。
  得益于明朝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大量的攻山物资得以迅速集结。
  明军的行动意图很快被清军察觉。
  他们也开始加强黄土岭方向的兵力部署。
  双方的哨骑在松山堡附近频繁交锋,紧张气氛日益加剧。
  在此期间,明军内部对于最终的攻山战术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
  甚至出现了一些激烈的争论。
  温越很早就就已制作了辽东这片的地形沙盘图。
  抵达松山后,通过实地勘测,沙盘上的地形地貌变得更加精确细致。
  青牙军的沙盘得到了洪承畴等高级将领的高度评价。
  精细的沙盘地图,让战略规划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
  而是能够真正转化为实战策略。
  清军的防线布局已经非常明确。
  他们的重型红衣大炮,被部署在山顶的最高点,围绕着一些瞭望塔设置。
  而大型火炮则布置在山腰的中层位置。
  前沿山岭防线上,则配置了一些小型火炮和佛郎机炮。
  这些火炮与壕沟、土墙相结合,辅以火铳、弓箭等远程武器。
  每道防线上,主要由汉军和高丽军使用火铳和三眼铳进行防守。
  而建虏则手持弓箭、盾牌和大刀。
  既作为肉搏战的预备力量,也有可能充当督战队的角色。
  此外,山岭上似乎还配备了弩箭、投石机等其他类型的武器。
  针对这种情况,温越提出在攻山时应该采取较为稀疏的队形。
  以减少敌方跳弹造成的伤害。
  如果敌人集结成阵前来迎击,则可以适当收紧阵型。
  这种调整相对容易实施。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军队结阵都是通过喇叭来指挥的。
  每个小队之间都会保持一丈五尺的间隔。
  当喇叭再次响起时,队伍可以进一步分散或集中,或是另外转换阵型。
  当然,阵型的快速转换速度,也主要由各军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来决定。
  对于温越提出的提议。
  祖大寿等人表示完全同意。
  温越又道。
  大量的攻山器械以及火炮等,不宜全部集中在前军。
  因为它们更适合近距离作战。
  而不利于远距离攻击。
  确实,车营中的佛郎机等火炮,要想在移动中准确命中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温越的这一提议让各车营的将官们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也担心如果自己的部队,在前沿遭受建虏的炮火攻击,将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平虏伯温越的建议,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因此,确定下来。
  行进在前军的主要是各车营的轻型战车。
  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为军士们提供掩护。
  不过,轻型战车提供的掩护有限。
  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在目前的大明,还没有能够抵御重型和大型红衣大炮的战车。
  即使有这样的战车,也会因为过于沉重而难以推动。
  然而,当温越提出让神机营的火炮尽可能地推进,以支援攻山的友军时。
  神机营副将付崇英显得有些犹豫。
  温越的计划是首先发动第一波攻势。
  目的是夺取清军的第一道山岭防线。
  这道防线由一些墩台、寨墙组成。
  大明朝在辽东地区广泛建造了墩台。
  这些墩台,通常高达三至五丈,四面设有箭窗。
  上层则建有楼橹,周围环绕着垛口。
  大多使用大条石组建,结构非常坚固。
  松山堡周边的山岭上,确实分布着许多类似的墩台。
  然而,由于清军已经包围了锦州等地。
  松山堡附近的墩台早已落入敌手,成为了清军防线的一部分。
  对于神机营来说,进攻第一道防线时,他们的火炮并不会面临太大的危险。
  因为他们可以在远处进行轰炸。
  而主岭上的清军火炮由于距离太远,对他们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而温越打算,在成功攻下这第一道防线后。
  便可将一部分火炮部署在这里。
  他指着沙盘上道:“马娘庙楼台距离黄土岭仅有两里多,如果我们能在这里设置炮营,就能够对射程内的建虏构成威胁,并为攻山的友军提供有力的支援。”
  不过,这个计划存在一个不妥。
  那就是炮营在推进到这个位置的过程中,将会遭到山上清军火炮的轰击。
  而且,一旦将炮营布置在这。
  也会与主岭上的清军,展开激烈的炮战对射。
  看到付崇英脸上的犹豫,温越道:“别担心,清军那些能够发射十几斤炮弹的红衣大炮,从高往下射击,最远也只能打到三、四里。
  “但是在这个距离上,除非是密集的军阵,否则他们很难精确打击目标。
  “因此,我们的火炮在推进过程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即使推进到马娘庙墩台后,也离建虏的火炮有两里多距离。
  “他们的火炮要想准确命中炮阵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我们的神火鸦等火箭,射程也只有两里多,如果不部署在马娘庙,就无法有效地打击建虏。”
  见付崇英仍然面露难色,温越继续说道:“当然,如果情况真的变得不利,我的青牙军炮营会前来支援,这下你放心了吧。”
  青牙军的火炮,六磅红衣炮能够打到两里多。
  而三磅红衣炮也能打到将近二里的距离。
  足以与清军营中的十二磅红衣炮进行对抗。
  在温越的鼓励。
  付崇英终于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打仗嘛,要夺取军功,哪能不冒险。
  ……
  在最终的部署完成后。
  七月二十七日,清晨。
  明军的主力军队、支援部队以及攻城器械,开始陆续集结在松山堡东侧的广阔丘陵地带。
  这里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哨探骑兵穿梭其间。
  战鼓和号角声此起彼伏。
  神机营副将付崇英,也率领着神机营进入大阵中。
  他的神机营旗帜飘扬,军士们的盔甲闪耀着光芒。
  他们手持的全是自发鲁密铳。
  作为京城过来的,神机营自然注重外表。
  这次出征,每个人都反复整理和擦拭自己的盔甲。
  使得每个人看起来更加高大威武,衣甲光鲜。
  他们的军阵排列得井然有序。
  车辆阵型前后左右都是直线,从军容上看,竟也不错。
  实际上,自从神机营出征以来。
  一路上有不少人因为忍受不了艰苦,而偷偷逃回了家。
  总共流失了几百人。
  但那些坚持下来的人,都算是有了些精锐。
  如果能经受住战火的考验,他们或许能够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
  神机营前营的有三百多辆火箭车、两百多辆搭载佛郎机的轻型车辆、近千枚神火鸦等大型火箭。
  其余还有二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炮,一百多门大小口径的臼。
  这些火炮的出现,引起了其他明军兴奋欢呼。
  全体官兵都对神机营的炮火充满期待。
  尤其是那些神威大将军炮,每一门都沉重无比。
  需要十头、十二头甚至十五头强壮的牛来拉动。
  那些粗大的炮口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这些炮能够轻松发射十斤重的炮弹,许多还能发射十五斤甚至二十斤重的炮弹。
  这些炮大多是由铁制成,看着那些强壮的牛费力地拉着炮车,留下的深深痕迹。
  不难想象,将这些重型火炮从千里之外运送到辽东,是多么艰巨的任务。
  实际上,为了运输这些火炮。
  神机营在路上损失了不少壮牛和马匹。
  神机营只有数千军士是正规军。
  其余的,都算是辎重兵。
  在众人的注视下,付崇英带领神机营的战士们汇入了军阵当中。
  付崇英很享受这种关注,不时向四周微笑点头致意。
  在中军的位置,平虏伯温越、京营都督洪承畴、监军张霖若和王恩宠已经到达。
  在这片区域周围,如今已经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战车营地。
  其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战车,从单轮到双轮,偏箱车等。
  在这些战车上,装备了诸如佛郎机、火箭、灭虏炮等众多小型火炮。
  各种用于攻山的器械,如轒辒车、尖头轳等,汇聚于此。
  同时还有数万名民夫,他们推着装满土筐和沙袋的小车,准备用来填平壕沟。
  此外,还有许多人手持锄镐,负责挖掘壕沟。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云集起来。
  人潮如同海洋一般,覆盖了大地。
  清晨的风吹过,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面对这样的场景,任何人都会感到胸中充满了豪情。
  王恩宠凝视着这支庞大的军队,脸上洋溢着欣慰之情。
  张霖若则抚摸着自己的胡须,面带微笑,不时地点头。
  洪承畴则保持着矜持的神情,注视着前方。
  最终,所有即将出战的兵马集结完毕。
  连绵不断的军阵,俱是精锐,入阵之后,便是一片沉寂和肃穆。
  甚至连那些负责挖掘和填平壕沟的民夫。
  也被这股军威所震慑,变得不敢说话。
  只有偶尔几声马匹的嘶鸣,打破这片荒野的肃静。
  监军张霖若大笑起来:“王师强大如此,必定能够旗开得胜,一举而下。”
  洪承畴微笑道:“张监军说得不错。”
  此刻,中军官上前请示:“吉时已至。”
  温越点头示意:“吹响号角!”
  中军官高声传达命令:“吹号!”
  “呜呜呜——”
  激昂号角声立即轰鸣起来。
  立即,全军军士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温越再喝道:“击鼓!”
  “咚!”
  “咚!”
  “咚!”
  鼓手连续敲击三下。
  紧接着,从前军到中军,从左翼到右翼,全军的鼓乐响应,齐声奏响。
  温越高声呼喊:“出发!”
  命令一下。
  数万大军,在激昂的鼓乐声中,有序行进。
  

本文网址:http://www.wj97.com/xs/1/1927/2062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wj9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